心理健康情绪诗歌朗诵

  1. 关于让人平静与通透的诗词有什么?

关于让人平静与通透的诗词什么

首先,正因为中国诗词富有独特文化魅力,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,体现诗人面对周围环境不同的哲学观和价值观,是一座精神宝库,读诗能从中汲取精神能量,所以读诗词才会让人感到平静;而从诗词中领悟和借鉴来的道理,能让人精神豁达,答疑解惑,才会有通透之感。

其次,诗词能陶冶情操,从中获得乐趣,增加知识面,培养气质,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生的道德和情商感悟。

个人对诗词的感悟各有不同,最让我感到平静与通透的诗词是辛弃疾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里的那句“稻花香里说丰年。听取蛙声一片。”每晚在我困顿失眠的时候,脑子里就会回想这句诗词场景,聒噪的心情开始平静下来,慢慢开始豁达起来。为什么为有这些了,是因为有以下几方面:

心理健康情绪诗歌朗诵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第一,场景描写真实。小时候住在乡下,夏天晚上的时候,蛙声一片,月光姣姣,树影随风摆动,稻花在成熟的过程中散发着香味。 让我回想起家乡的风景。

其一

问余何意栖碧山,笑而不答心自闲。

心理健康情绪诗歌朗诵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桃花流水窅然去,别有天地非人间。

其二

两人对酌山花开,一杯一杯复一杯。

心理健康情绪诗歌朗诵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我醉欲眠卿且去,明日有意抱琴来。

二首诗均为李白之作。试问,还有谁比太白仙人更豁达更通透呢?

人在得意或失意时,都渴望达到平静和通透的境界。通往这个境界的捷径,就是乐观豁达。咱们不妨通过苏轼的词《定风波》,去体验他的乐观与豁达。

全词如下:

定风波

宋· 苏轼

三月七日,沙湖道中遇雨,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。已而遂晴,故作此。
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
词前的小序,介绍了写这首词的缘由。三月七日这天,作者和其他人去沙湖办事儿,回来的时候下雨了,可是仆人已经提前把雨具拿走了,同行的人无法避雨,一个个狼狈不堪,作者却毫不在意,像没事人一样。过了一会儿雨过天晴,一切又复归原样。

那时的苏轼,生活其实已经糟透了。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失败,于是改回旧制。在改制的第二年,就发生了乌台诗案。这一年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,他写了《湖州谢上表》,写了几句牢骚话。这可了不得了,御史们花了四个月的时间,找到他的诗文,大兴文字狱,罗织罪名,说他藐视朝廷,讽刺朝政,想问他的死罪。

宋神宗大怒,在朝野上下的多方营救下,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,不能参政问政,还是戴罪之身,连行动都受到了限制。多亏郡守徐君猷对他很好,他还可以自由的去附近游玩。友人马正卿为他申请了城东的荒地数十亩,让他开荒种地解决了吃饭问题,这就是“东坡”的来历。

推荐一首刘禹锡的《秋词》: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

古代文人的诗词都要结合当时的作者经历,开篇第一句,刘禹锡就勾起了读者的强烈好奇心,秋天给人的印象都是落叶遍地,漫草枯黄,大地似乎被浓浓秋意铺满了无尽的惆怅,与春日绿树成荫,盎然生机的澎湃景色形成了反差对比,读者也会想,是啊,秋天怎么能比过春日呢。

当时刘禹锡被贬到朗州,仕途上的不如意,没有让刘禹锡颓废沮丧,“我言”更是能看出诗人满满的自信,一种阔达的胸襟也让秋日多了不一样的色彩,乐观的精神总会激励人继续向前,可为什么“胜春朝”呢?往下看。

抬头仰望,湛蓝的天空,秋高气爽,白云飘摇,忽近忽远的云彩变幻着模样,一只白鹤像是跟云彩捉迷藏,拥有孩童般的天真,云和鹤并不孤单,鹤恰似云中精灵,多了几份悠闲,也多了几份高昂的气概,想来也是,还能有谁和白云成为玩伴。

白鹤展翅,一飞冲天,带着刘禹锡寄托的不屈情丝,一同飞入茫茫天际,想必云霄里的神仙看到,也会点头笑迎。

整首诗并没有华丽的词藻,但却有雄浑的气势,这种豁达、乐观、坚韧的精神境界,平静的展示眼前,给人向前的力量。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kitchenconsultech.com/post/6456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